生不只一種角色,她用愛詮釋每個身份 - 新手佩亞奶奶
人生中有好多「第一次」
有的平凡、有的驚喜,有的稍縱即逝。
但這次的第一次,真的很特別,也很值得被好好記下來!
因為她,當奶奶了,
這不只是身分的轉變,更像是一場生命接力,從媽媽走到了奶奶。
我心裡的「華麗奶奶」,就是這樣的,
當我看到她開心地拿著彌月蛋糕,一份一份送給親朋好友,分享她成為奶奶的喜悅,
那種藏不住的笑容,實在太迷人了,她的幸福,就寫在臉上,眼神裡全是驕傲和愛。
過去的她,是個超級認真的女強人,努力工作賺錢養家,三個小孩都是由外籍移工一手帶大,
她常笑自己:「我以前根本不會抱小孩啦!」
但現在,為了當個合格的奶奶,她超級努力在學習,怎麼抱孫女、怎麼哄睡、怎麼換尿布,
每一件生活日常,她都用心練習,因為她不想再錯過任何一個孩子成長的時刻。

我想,真正的「華麗」,也許不是穿多漂亮、戴多貴,
而是這種「願意用愛重新開始」的模樣吧。
她不只是孫女的奶奶,同時也是三個孩子心中的驕傲,更是我們心中的榜樣。

長年參加企業志工,時不時就跑去送物資、關懷長輩,參與許多志工活動,
除了自己做,還會拉著親朋好友一起投入公益,
連沒接觸過志工的人,也被她的熱情感染,願意出一份力,在背後默默捐款、默默幫助需要的人,
在大家看不見的地方,替很多人點亮了一盞燈。

而現在的她,成了奶奶以後,那份光芒好像更亮了,
不是那種高調的閃亮,而是那種踏實溫暖、發光發熱的閃耀。
她用雙手擁抱著孫子的未來,也用一顆溫柔的心,擁抱了好多社會角落裡的人。
對我來說,她就是那個最真實、最溫暖、最閃閃發亮的「華麗奶奶」。
White Minimalist Travel Photo Book 1
風雨裡的少奶奶,用笑教會我們勇敢 - 親愛的曬棉女士
如果要說起曬棉阿嬤的人生經歷,
要從民國四五十年代,上下課有三輪車準時接送無憂無慮的大小姐,
到現在騎著他的"GP125"時速110,哼唱著一曲[恰似你的溫柔] 接送孫女往返學校的瀟灑老司機。
 
當然,以上飆車環節都是開玩笑,這就是如此風趣、愛開玩笑的曬棉阿嬤
 
阿嬤說她的青春,是被「快樂」和「疼愛」包圍著的
試想在那個女孩很少能念書的年代可以一路念到高中,
到了結婚後,她仍是備受寵愛的太太,常常說:「我先生都把我當成殘障在照顧,什麼都不讓我做。」
不同的世代、不同的角色,或許會帶著一點點苦澀,但也同時帶著一位少女成長得更加堅強。
 
而這些深藏在心底如同寶藏般的時光,也隨著父親與丈夫的離開,漸漸褪去了顏色。
 
生活的轉折往往來得突然且劇烈,
當她看著地上因為尿布久久沒換而哭鬧的小孫女,以及另一旁醉醺醺的兒子,
那一刻她明白:這不會是人生的谷底,是她勇敢的起點,
便開始了嬤兼母職帶著小孫女到處躲避家暴兒子的日子。
 
日子雖然辛苦,但她從來沒有一刻想要放棄,因為孫女需要她。
當然生活也不只有苦澀 ,說到最珍貴的回憶時,阿嬤笑著分享她載著孫女騎車環島的故事,
累了,就借宿廟裡香客大樓,或在公園席地而眠,說走就走、隨心所欲地穿越鄉鎮間,
這也是我特別喜歡曬棉阿嬤的一個原因,把生活過得自由、無畏。
 
但就算再堅強的避風港,也難擋突如其來的風暴。
那一年,阿嬤陸續被診斷出乳癌與肝癌。
從沒在人前示弱的阿嬤,用幾近懇求的語氣對我們說:「我們家孫女,就拜託你們了。」
甚至還將孫女的緊急聯絡人欄位填上了善水基金會的電話,
那深深的擔憂,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她最愛的孩子。
 
第二個物理上的「風暴」,在2024年下半年颱風接連而來,
一些孩子們正在開心可以放颱風假的時候,台灣各個角落都造成了嚴重的災情,
曬棉阿嬤家也是,浴室的屋頂被直接吹翻,事態雖然緊急,但阿嬤還是跟我們開開玩笑說終於有了「露天風呂」
 
所以大家也請別擔心,在這些風雨過後,阿嬤依然健康而堅毅,剛剛過完她的 84 歲生日,笑容依舊燦爛!
 
我想...
老天爺雖然會出考題,卻也會留下一點線索,那些看似風雨的時刻,也許正是生命撒下種子的時候。
就像小孫女也默默在心裡埋下了一顆「成為護理人員,換我來照顧阿嬤」的種子。
(小孫女的故事,未來有機會也會再跟大家分享)
  
那天探訪結束時,阿嬤和孫女照例送我們出門,阿嬤笑著說:
「路上小心啦,別騎太快!騎120就好啦!」 
 
那一瞬間,我們都笑了,
在這世界某個角落,有位「華麗少奶奶」用她一輩子的力氣,
教會了一個孩子怎麼勇敢,也教會我們什麼叫真正的堅強與溫柔。
  
- - - - - -
善水基金會於2017年加入曬棉女士與孫女的個案,並將其列入長期關懷
💧住宅區域加裝設抽水馬達(原本只能打井水),使家中用水便利、安全
💧家具汰換搬家任務
💧善水親子日-南寮漁港一日遊
💧每年三節訪視關懷、物資配送
💧因颱風而損毀的屋頂翻修整頓
 目前阿嬤、孫女也常擔任善水基金會活動志工、御用醫護小組幫手
 
Beige Aesthetic Simple Motivational Desktop Wallpaper 1
 
剪掉歲月的疲憊,也剪出了微笑 - 魔髮師許梅子

許梅子志工是善水基金會成立初期便默默協助多項任務的資深志工,
大家親切地稱她為「梅子姐」,是一位和藹可親、笑臉迎人的志工。


她曾說過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
「我會的不多,體力也不好,搬不動重物,但我願意用我會的,去做能做的事。」
每當基金會有訪視或物資配送的任務時,她總會悄悄地把理髮工具收進包包,只為在需要的時候貢獻自己的能力。

 

她最難忘的一次經歷,是隨基金會志工走進山中配送物資的一次任務。
那天,他們來到一戶位於山中小屋,裡頭住著七十多歲的老奶奶與其身心障礙的兒子。
母子倆相依為命,生活極其拮据,
僅靠政府補助和零星的親友幫助維持生計及靠著奶奶種植些許蔬菜自給自足,平時很少出門或下山。

 

當梅子姐看見奶奶滿頭蓬亂、髮絲打結、面容疲憊,
心中泛起一股深深的憐憫與心疼。
梅子姐輕聲問道:「我有一點理髮的手藝,想幫您整理一下,您願意讓我試試看嗎?」

 

奶奶聽了,眼眶微微泛紅,聲音顫抖地說:
「真的可以嗎?我好想剪頭髮,這頭髮已經三年多沒剪了。山裡沒有便利商店,更別說理髮店,
我也不可能把兒子一個人留在家裡下山。每次下山都是為了回診,連那點車錢和診療費都要精打細算,
哪還捨得花在剪髮上,有妳來,真的太好了。」

 

於是,梅子姐拿出剪刀、小圍巾和梳子,替奶奶剪去了多年未整理的長髮。
剪完後,奶奶對著鏡子抬頭一看,臉上浮現愉悅的微笑,開心的說道:「好舒服阿~好久沒這樣子了」

 

梅子姐不只是理髮師,更像是施展魔法的魔髮師。
她讓人變得「身清氣爽」,她的手藝不僅是技巧,更是一種安慰、一份溫柔,是在資源匱乏的角落中默默付出的力量。
梅子姐以一把剪刀,剪去了奶奶多年的歲月沉重,隨即綻放出愉悅的笑容。
那不只是一場理髮,而是對弱勢家庭最溫柔的擁抱。

 

她,是我心目中真正華麗的奶奶。
她的華麗,不在於服飾與珠寶,
而是來自於那雙願意付出的手及一顆善良溫暖的心和她溫柔照亮他人的時刻。

White Minimalist Travel Photo Book 2

鳥來伯的百歲人生秘訣-活得快樂,就是人生最好的冠軍獎牌

最近迷上了正在舉辦的世壯運,竟然讓人越看越著迷。
怎麼可以這麼厲害!原本以為運動場是年輕人的天下,沒想到在這場賽事中,爺爺奶奶們的表現完全顛覆想像。
看著他們拚盡全力、毫不退縮,不只熱血,還格外感動與澎派。

原來,年齡從來不是限制,而是一種成就,一種超越年齡的生命力,一種不服老、也不怕老的生活態度
就像我們善水身邊的鳥來伯一樣,他也用自己的方式,演繹著什麼叫做「活出精采的百歲人生」。

高清溪鳥來伯.3

但其實鳥來伯的人生並不是一路順遂。七歲時就失去父母,獨自生活在山中,靠吃草、野菜、甚至沙土維生;晚上睡在石洞裡。十二歲開始打工換三餐,做過煤炭球、洗碗工,也曾受過不少委屈。他走遍全台,辛苦討生活,最得意的時期是從事成衣加工,但不幸被合夥人捲款跑路,留下高達千萬的債務,直到七十多歲,他才一點一滴還清債務。

他跟善水志工說:「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樂觀以對,不要想太多,烏雲總有退散的一天」。鳥來伯唱歌比賽獎盃

如今的鳥來伯雖然生活不富裕,每月房租約六千元,靠著政府補助與老人年金度日,但他常說,只要有鳥兒作伴、能開心唱歌、有喜歡的事能做,他就覺得很滿足。一生未婚、無子女的鳥來伯幸運地擁有七位乾女兒,有的是在歌唱比賽中相識,有的是在路上偶遇並攀談而結下緣分。彼此雖無血緣,卻感情深厚如同家人,為他的生命注入溫暖與支持。

而今年適逢鳥來伯百歲生日,善水董事長特別頒發百歲長壽禮祝壽,祝福他「青春不老,笑口常開」。
善水與鳥來伯的相處,除了平時訊息問候外,更藉由三節送物資時拜訪。在每一次的見面,鳥來伯總是在路口精神奕奕地等候著志工,眼睛四處張望尋找熟悉的身影。有時他會輕聲點名,確認哪位志工家人今天有來,臉上掛著期待又親切的笑容。那一幕幕熟悉的等待,不只是鳥來伯對志工們的牽掛,也是我們心中最深的感動與牽絆。

鳥來伯用一百年的歲月告訴我們:活得快樂,不只是一種選擇,更是一種能力。

他沒有怨天尤人,沒有向困難低頭,選擇用笑容、用歌聲、用行動繼續熱愛生活。對我們而言,他不只是百歲長者,更是一位活得精彩的生命導師。願我們都能像鳥來伯一樣,在人生的任何階段,都不失熱情、勇氣與希望。

白色淺啡色菲林日記風格新年活動照片拼貼

璞玉計畫

善水,在孩子國中階段即埋下善的種子,而種子經由善水的引導與灌溉,進而成長茁壯......
了解更多

琢玉計畫

國中階段是孩子一生中學習的黃金時代,也是孩子身心成長與自我功能發展最重要的關鍵期......
了解更多

菁英計畫

善水計畫不只停留在孩子國中時期,更有高中青年社團、大專青年志工與社區服務推廣......
了解更多

獨居長者

隨著老年人口日益增加,台灣已於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
了解更多

logo100

連絡電話 :(03)272-2786

秘書處專線:(03)466-3361

E-MAIL   :service@sst.org.tw

桃園市中壢區環中東路770號6樓

donate100

愛心專戶:

財團法人桃園市善水慈善文教基金會

009 彰化銀行新明分行

9301-0131-4931-00

勸募字號:衛部救字第1131364708號

icon facebook 50

icon line 50